2006年5月31日‧大甲溪花樑鋼橋。
歷史建物,雖然是工業金屬外表,但是因為紅磚與花樑形狀柔和了整個視覺感觀。
.
.上面現在是"后豐"自行車道。中間那兩位騎士騎的地板是鏤空的。
.與基座結合處,很難拍到。
.豐原這一岸的橋基座,另一岸也有,但馬上接山洞。
另一個角度照,可以見到哨亭。
.日治時代的「新」葫蘆墩圳入水口,今天才知道,這個新是在日本時代,舊的入水口在上游萬順宮旁,已經變成縣立的歷史遺址。
因為2006年7月的颱風讓橋墩受損嚴重,所以目前封閉...到明年底吧。
↑這是令人心痛的景象,橋墩被沖歪了。花梁鋼條也被扭曲。
然後因為要找舊進水口,所以騎單車在那邊繞。橋後頭的山是哪座勒?是雪山山脈,西段有2000左右。
我有看過大甲溪河床岩層地質的資料,但是沒記起來。
親眼看見裸露的岩床真的才讓人難忘。這段兩側在921跟桃芝等風災中都崩過。
從田園看大甲溪鐵橋
從葫蘆墩圳三分水水閘門看大甲溪鐵橋(圖中正中靠右),走過去蠻近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