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

瞭解豐原09-豐原客運1989年罷駛事件

作者: airportman (波) 看板: FengYuan
標題: [討論] 瞭解豐原09-豐原客運1989年罷駛事件
時間: Thu Nov 13 00:29:15 2008

板上各位鄉親大多都比我小,沒有聽過豐原客運當年轟轟烈烈的事件,在此倚老賣老一下

我國在1984年7月底公告勞基法,但各位知道,很多公司不理的。

1988年2月,桃園客運員工展開罷工,主要是因為底薪過低,必須長期加班賺取開車津貼,而且還有莫名奇妙理由的扣款,年終獎金遲發之類的鳥事,而向勞方展開協調。桃園客運拋出了議題後,全國很多客運的司機員工也接力展開罷工,包括高雄客運、苗栗客運、豐原客運(以上是1988-89),然後是基隆客運 (1992)。
其中以豐原客運員工抗爭最被污名化,上新聞較多...後果也最不堪...

豐原客運罷駛的緣由是,1989年1月24日豐原客運員工聯誼會(後改為員工自救聯誼會)向豐原客運資方要求補足勞資法施行以來所積欠的加班費,以及年終獎金兩個月。因為得不到資方的回應,所以在27日有四個發車站無預警罷駛。其他各站也有脫班。

1989年春節在2月6日,由於春節在即,而且還有其他客運與運輸公司也有罷工與怠工,所以政府趕忙安排國軍加入春節旅客疏運。豐原客運資方當時也協調幾台別的客運公司與司機來營運。

2月1日的台視新聞報導,縣長陳庚金與資方和相關單位協調後,指示應採取強硬措施,縣長要求各駕駛應正常發車,而且每班車派四名警察"維護安全",並依勞基法追究失職員工的責任。因此100多名豐原客運的員工2月1日上午到縣政府門口抗議。代表進去縣府談判沒有結果引發群眾鼓譟,警方就說抗議違反集會遊行法,逮補了一個人。然後又再為了這個被逮捕的人和警方僵持到下午4點鐘。
(可在http://nrch.cca.gov.tw/ccahome/tvnews/ 輸入""豐原客運"查詢
另外一則全名為"華院長指示國軍協助春節疏運旅客")

而且,員工罷駛了6天(2月1日)資方公開的解僱了24名員工,促使抗議聲起,但幾天之後勞方道歉而資方也略表「意思」的情況下,就平息了這次事件。
(請見http://jai.nhu.edu.tw/A06.htm)

今天看這段歷史覺得很不可思議,司機怎麼會弱勢到這種地步,縣政府還派警察"押車"。當時我10歲左右,經過豐客總站有看見白布條與神情激昂的司機,但四周大人有點噤聲。
而且勞基法沒有用來保障員工,反而被縣府用來"威脅勞工。
所以真是慶幸前人的抗爭,才讓我們的勞工權益更有保障,社會更有些正義。
接下來請大家討論吧。不知道有沒有鄉民,家人曾參予這個事件勒?

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

瞭解豐原08-肯尼士與光男企業

作者: airportman (波) 看板: FengYuan
標題: [討論] 瞭解豐原08-肯尼士與光男企業
時間: Wed Nov 5 23:25:33 2008

豐原火車站前的豐辰太飯店原本叫做肯尼士大飯店
原本屬於「光男企業」,創辦人叫做羅光男。此企業的成敗故事已經成為大專教材...
光男企業主要生產體育用品,最主要的產品是網球拍與羽球拍
商標名為肯尼士 Kennex,因為1978年開始使用碳纖維生產球拍,外銷到美國歐洲去
還贊助國內外網球賽事與選手
後來股市狂飆的年代開始跨向多角化經營,跨足證券、飯店、科技?...
不過擴張太快財務在1990年左右開始就出現問題,然後挖東牆補西牆,然後股市又崩盤
沒辦法重整資金,就在2000年宣告破產
羅光男目前擔任其創辦的谷關大道院董事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
豐原農會的超貸案罪魁禍首不是羅光男,而是他哥羅文雄。羅文雄本身跨足投資地產證
券之類的(豐臣建設),藉由他弟的名聲與豐農達成協議,以低價高估的方式超貸八億五千
六百萬元,最後絕大多數還不出來。消息出來還造成豐農民眾的擠兌,我記得當時農會
把幾億的鈔票放在櫃檯後方,告訴存戶說,豐農有的是錢...
(豐農的確是很有資本,不怕那八億元損失,但是也因這案以及爾後的幾起逾放款案才
會在金改時被納入土地銀行)
當時不久前才有某家金融機構也出現擠兌,豐農又牽扯到光男企業,所以很受矚目
查資料是在1995年(1994年豐農有另一起擠兌案,有報告說是台灣第一起金融擠兌?)
---------------------
光男企業也因為超貸與擠兌這樣不光采的刑事案件而牽連到名聲,雖然是別人犯罪
-------------------
其實光男企業從傳出危機到宣布倒閉還拉了蠻長一段時間,但宣布時新聞還是做很大
豐原人在意的可能是,它本來是豐原代表性的企業品牌,還有豐原最大的飯店
終究還是倒閉,總覺得少了點什麼。最糟的是,接手經營飯店的豐辰也沒有起色
結果現在就放給它爛,看了真是不捨。
其實,肯尼士的羽球拍真的很好用,揮起來咻咻咻,又很輕,網子也比較不會斷

參考資料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wengcharles/article?mid=615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richie-chen/article?mid=1048
http://vincentshang.blogspot.com/2007/01/blog-post_25.html
http://www.cnfi.org.tw/kmportal/front/bin/ptdetail.phtml?Part=finance93-08

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

瞭解豐原06-八仙山跟豐原的連結

作者: airportman (波) 看板: FengYuan
標題: [討論] 瞭解豐原06-八仙山跟豐原的連結
時間: Fri Oct 31 19:58:18 2008

台灣以前有三大高山林場:阿里山、八仙山與太平山。這三條都有森林鐵路連到山下
阿里山林場→嘉義;太平山林場→羅東:八仙山林場→豐原。八仙山林鐵分為三段:
平地線(豐原線/或稱舊東勢線)、山地線(大甲溪線)、林場線(佳保溪線、十文溪線…等),
反正就是,從現再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那邊,連結到豐原新的台中縣政府那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豐原線於民國13年(日大正13年,1924年)開業;大甲溪線於民國十五年(日大正十五
年、昭和元年,1926年)正式通車。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,佳保台至豐原之間鐵道嚴重
受損;隔年決定拆除久良栖至豐原路段,改用卡車運材,而久良栖以上林場線繼續使用;
民國五十二年八仙山林場結束伐木作業,林場線也陸續拆除。(八仙山林鐵踏查布洛格)
更多的簡介,可以看一個很專業的網誌:八仙山林鐵踏查
它裡面有以前的路線、舊殘跡、有時候觀察週遭的住宅產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台中縣政府與林務局新大樓那一塊地,本來是林場的貯木池,林鐵把原木運到豐原後,
直接在林務局旁邊林鐵底把木頭丟到貯木池,然後分送或處理加工....
(P.S.大雪山林場則是在戰後開發,以公路運輸到東勢處理,東勢也有貯木池...)
豐原因為林鐵的開通,使木材相關的行業集中在此,除了林場的原木處理外,土牛、朴子
都有較大的製材行,也有一些師傅做一些木雕(佛雕/匾額)、木工(家具)、後來就發展
漆藝,然後因為制材需求(當然還有當時的紡織業),因而產生許多鐵工具廠商提供服務
這些制材行、鐵工廠,最後轉變成現在的大大小小的鐵工廠。鄰近的正隆紙廠和永豐源
(永豐餘)紙廠也是因為這裡有木材的關係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林場線跟豐原市街發展也有關係。
那些因制材(與紡織)的需要的而來自全台各地的勞工階級來到豐原(或者東勢),因為
有飲食與某些需要,使得以前貯木池與林場工作區連結到市區的信義街博愛路,林立
了飲食與特種營業的店家,信義街的新町(連棟淺藍日治二樓的木造建築區域)以前是聞
名全台的風化區。現在豐原的紅燈戶則轉移到信義街的另一頭,幾乎已經不剩了。大量
的勞工人口也促成豐原的服務業為主的經濟。另外像是早餐吃豬血湯與大腸湯飽食的這
種吃法,也有人說是與林場那些勞動量大的工人有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豐原的發展可說與八仙山密切相關啊。大家記得去上面那個部落格看看喔!
....其實我對這段歷史很陌生,所以只有寫個大概...

瞭解豐原05-麻薏只有中部人在吃

作者: airportman (波) 看板: FengYuan
標題: [討論] 瞭解豐原05-麻薏只有中部人在吃
時間: Thu Oct 30 14:24:03 2008

夏天市場會賣麻薏湯,或稱為麻芛,綠色葉片煮的黏黏稠稠略有苦味,有時加入小魚干
吃完消暑解熱。可是出門在外發現,外地都沒賣這樣小吃,只有台中人才吃

麻薏是用黃麻尾端的嫩芽做的,又稱麻芛。黃麻是中部地區很重要的經濟作物,因為黃
麻的纖維可被用來做麻袋與麻繩。日治時代中期台灣的稻米與糖都外銷的十分厲害,
需要很多麻布袋,所以1905年9月在豐原成立黃麻紡績工場,1912年解散改組為「台灣製
麻株式會社」,位置在現在的隆豐社區一帶,當時他們稱之為布袋會社。
在布袋需求下,農夫就在中部一帶大量種植並收購黃麻,原本以豐原種植最多,後來漸
漸的潭子、石岡、台中南屯附近也都種很多,這也跟台灣總督府的鼓勵有關。
戰後改組為台灣工礦公司的豐原紡織廠。參考資料 http://myurl.com.tw/0qse

戰後約在1950-60年代麻布袋需求與黃麻種植還很興盛
真正使黃麻產業消失的是...大家都用尼龍的麻布袋,所以漸漸就不種黃麻了。

在麻布袋產業發展起來後,台南也有家臺南製麻株式會社,所以台灣當時契作黃麻
的地區就是台中與台南。有種黃麻就會吃麻薏嗎?台南似乎不流行這樣的傳統小吃
原因在於民國46年,台中改良試驗所的「台中特一號」黃麻品種研發,又稱又稱為甜麻
做為食用蔬菜。因此麻薏的食用開始在台中普遍推廣起來。

台南還是有些農戶也吃麻薏。其他地方少有人吃,是因為種植沒有中部與台南多的原因。
而台中原本就有農人主麻薏吃,直到新品種後才推廣到尋常百姓家。
然後麻薏才會變成中部人的鄉愁~~~~~~

台中南屯有一位女士研究麻薏與黃麻有成,在南屯萬和宮對面成立了麻芛文物館。
有興趣可以去參觀。
http://www.ntl.gov.tw/Publish_List.asp?CatID=1667

豐原網路書籤

Google 新聞:豐原